香港公司做賬
香港公司條例規定香港公司成立后,無論公司是否要納稅但是每年必須報稅,新公司剛成立允許18個月后報稅,以后每年一年一次報稅。每個財政一開始,即每年的四及五月份香港稅務局就會向個別人士,合伙公司,物業持有人及有限公司發出利得稅或物業報稅表。新公司有關人士必須于報稅表上所指定的日期內,通常為報稅表發出的一個或三個月內,把報稅表填妥并連同有關之資料及文件交回稅務局。
很多客戶以為成立香港公司后,不論在何處做生意,只要不在香港本地營業,便無需繳納任何稅務,也不需要出具任何的財務報表(通常是做零申報),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概念,香港公司有營業額產生一般都需要做帳報稅,做帳報稅可以規范公司的財務管理也能夠體現公司的實力。
做賬報稅——有限公司和無限公司的區別
是否核數的區別:香港的核數等于內地的審計,公司在發生業務的情況下,無限公司不用通過核數的過程,做完賬直接根據會計報表向稅局申報納稅即可;有限公司則不同,有限公司做完賬后,通過香港核數師核數后,出具核數報告,根據審計報告所列數據才可以向稅局申報納稅。
香港利得稅稅率不同:無限公司稅率為15%, 有限公司稅率為16.5%。
年審年報不同:有限公司必須做年審年報,無限公司只要做年審就可以了,也就是說無限公司只要到稅局做商業登記證的更新,就不必到公司注冊處做年報了。
報稅方式
在香港, 大約有三種報稅方式:
零報稅——適合沒有經營的公司
做賬后直接報稅——適合有經營的無限公司
做賬、核數后才能報稅——適合有經營的有限公司
零報稅
若在一個財政年度內,公司無經營,則該年就可向政府申請豁免做帳、核數和繳納稅款,直接進行零報稅即可。香港政府要求企業每年申報一次。辦理時間:一般新公司會在第18個月收到香港稅局發來的利得稅表,零申報必須在收到稅表后的一個月內持填報好的利得稅表去稅局報稅。
利得稅
利得稅,香港的三大稅種之一,是根據課稅年度內的應評稅利潤(即一個財政年度的凈利潤)而征收的。凡在香港經營任何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于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所有利潤(由出售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的人士,包括法團、合伙商號、信托人或團體,均需繳稅,征稅對象并無香港居民或非香港居民的分別。因此,凡是香港公司,每年所必須要辦理的重要事項之一便是向香港政府申報利得稅。目前香港政府的利得稅率為凈利潤的16.5%,例如,公司一年的毛利為200萬港幣,凈利潤為100萬港幣,則該公司當年應繳納的利得稅為1000000*0.165=165000元港幣。若公司該年無經營或經營虧損,則勿需納稅。
海外盈利
若公司的經營活動發生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之外, 所獲取的利潤屬海外盈利,此種盈利不必向香港稅務局繳納根據盈利計算的利得稅。業務不在本港發生即可申請海外盈利,可以以下面幾點來驗證業務是否在本港發生:供應商和客戶均不是香港客商,訂單的簽署過程均不在香港發生,未在香港發生報關、收發貨等,未在香港政府留有任何經營紀錄等。
香港公司財政年度及報稅時間
財政年度:財政年度一般為12個月,第一年可以延至18個月;報稅時間一般為財政年度結束后一個月, 如果不能按期報稅,必須在有效期內申請延期。以下是報 稅時間表:
財政年度 (結帳月份) 延期后最晚報稅時間
1-3月 當年11月15號
4-11月 次年的4月15號
12月 次年的8月15號
做賬前應準備及需提交的資料
做帳前的準備:
①雖然香港政府要求按年度報稅,企業一般不能等到年底才開始處理賬務,一般應在有經營業務發生時就要開始準備帳務資料;
②票據的分類和整理:把銷售發票、成本發票和費用發票按時間順序進行分類、整理、擺放。如票據比較多,可以在票據的右上角用鉛筆加上編號。并注意所有提供的單據日期與做帳期間的日期相符;
③承認的票據:與中國內地相比,香港政府承認所有有公司簽章的發票(可自制)、收據以及便條。
做帳需要提交的資料:
①銀行月結單及水單;
②銷售票據:發票、合同;
③成本票據:發票、合同;
④費用票據:工資、租金(須提供租賃合同或協議)、運費等;
⑤其它相關文件:章程正本一份、周年申報表、所有公司變更資料(若有)、固定資產票據、投資相關文件、做帳次年度的頭3~5筆購銷發票及相應的收付款單據等。
做帳、核數、報稅流程
評估、報價、商洽后簽訂做帳報稅協議==》預交款項==》整理單據,帳務處理==》做帳完畢==》付尾款==》交由核數師審計==》審計完畢==》報告交股東簽署==》會計師持簽署的審計報告去政府報稅==》相關文件返還客戶
做帳報稅辦理時間
辦理時間:從客戶將單據送交我司算起,視客戶帳務繁簡程度,根據客戶要求和報稅時間的安排,整個做帳、核數、報稅的時間約需10天至3個月不等。
報稅延誤的后果
如果延誤報稅,香港稅務局會根據延誤時間的長短處以金額不等的罰款,最低罰款金額為HK$1200元。